填补文物资源空白 山西太原公布“四普”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情况
中新网太原1月9日电 (高雨晴)在太原市政府新闻办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太原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对该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阶段性进展及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情况进行介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太原市文物局副局长(挂职)高振华介绍,自开展普查实地调查以来,太原市已完成30处新发现文物线索的实地调查。其中包括万柏林区磺厂石窟、古交市岔口风则峁遗址等重要新发现。
万柏林区磺厂石窟位于万柏林区磺厂村以南土坡顶上,处于太原西山主峰石千峰的北麓。石窟开凿在一巨石上,坐北朝南,窟外两侧尚有未开完的小龛9处,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微弧,三壁三龛。石窟三壁主尊均有明显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风格,符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特别是迁洛后石窟造像艺术汉化趋势,多采用南朝士大夫服饰形式雕凿。石窟右壁(西壁)为倚坐弥勒像,亦是北魏后期题材。壁面左上角和右上角刻有两处题记,右上角自左往右可见“延昌三年八月十五日”等字样。
经专家现场勘察,该石窟时代特征鲜明,信息明确,为目前已知太原市范围内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具有重要文物和学术价值。磺厂石窟的发现,拓展了考古界对太原西山石窟地域丰富性的认识,或为山西石窟寺研究提供了最新时间坐标。
本文章为原创、翻译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陕西瑞畅福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