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老百姓参与度极高的战役 一大开年新展聚焦“淮海战役”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月10日报道:提到淮海战役,76年前,60万人民解放军会师淮海,对抗国民党军80万,是我军战史上一次辉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都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老百姓是如何支援前线的呢?今起,淮海战役胜利76周年纪念日之际,“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精品文物展”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专题展厅开幕。
展览由中共一大纪念馆和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共同举办。
一场人民的胜利
展览中处处有“人民”。踏进展厅,以毛体金字镌刻的“人民的胜利”展名高昂屹立,以支前民众和冲锋战士人群为意向设计的浮雕立影,表现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雄壮气势。在浮雕侧面摆放着淮海人民使用的小推车,犹如无语丰碑,述说着当年数百万民工日夜兼程,跋山涉水,奋战在运输线上,肩扛、担挑、车推、船载……源源不断将大批粮弹物资运往淮海前线,有力保障前线物资供应。
淮海战役支前民工有三宝,展厅中摆放着用来取暖的狗皮、防雨雪的蓑衣、和吃饭喝水用的葫芦瓢。据悉,这次战役,人民群众支援前线规模之巨大、任务之浩繁、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众多,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的。在那66个昼夜的战火中,543万群众奋勇支前,男女老少齐上阵,给解放军送军粮、送衣被、送武器、运伤员,仅小推车就动员了88万辆。炮声隆隆中,一支支由小车、牛车、担架、肩挑人扛混合组成的支前民工队伍,是淮海战役战场上最为壮观的场景。
前方需要什么,后方就支援什么,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就把道路修到哪里。此次展览也充分凸显了这一特点。扶梯走廊上,挂着以支前群众纳鞋底、碾磨运量等行为为原型创作的窗花剪纸,展厅中,支前群众手绘的支前行军路线图、支前群众许秀英给伤员喂饭用的勺子等等展品,这些文物展品虽静默无声却力顶千钧。
此外,展出的140余件淮海战役相关文物中,还包括时任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陈赓用过的褥子套、刘伯承1965年为淮海战役烈士的题词、陈毅1965年为淮海战役烈士的题词以及他当年题写的淮海战役纪念馆馆标等四件一级文物、五件二级文物和九件三级文物。
展厅复原“战壕”场景
展览中的陈展设计也颇具巧思。抬起头,能看到一楼天花板上,悬挂着数列步枪和军号,造型整齐划一指向前方,和展陈动线绵延一体。
展厅二楼更是复原了战壕,地上摆着沙包袋和地雷、炮弹,墙上挂着步枪与水壶,土黄色的战壕上还有写着“注意卫生 打扫战壕”“将革命进行到底”等字,沉浸式感受战争的残酷与不易。在战壕当中还特设了战地新年场景,公告栏中张贴“战壕新年”的红色福贴,另一侧的土垛上插着自制的小人偶,是解放军战士在过年时自编自导情景剧的道具。
在战壕旁边,搭建的民工支前工作站中,还展示了支前干部学习教材和支前民工奖状奖章,充分印证了我们党带领和统筹规划下组织严密、协同密切的支前队伍建设工作,“数十万劳动人民的组织和指挥,逐渐形成系统和秩序,这是一门巨大精深的组织科学”。
展览展出至2月16日。